秦穆公为什么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秦穆公是怎么做到的

泰缘降 2022年3月5日19:20:19春秋评论2,7021阅读模式

  很多人都不了解五霸秦穆公的事情,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。

  一个真正贤明的君主,是会承认自己的过错,不会独占属于臣子的功劳,也不会嫉妒臣子的才能。在臣子心中,就是稳固施展自己才能,所遭遇的挫折时的避风港。而春秋战国时期的,秦穆公就是这么一个贤明的君主。深的臣子的拥戴,一起把秦国发展强大。

秦穆公为什么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秦穆公是怎么做到的

  秦穆公

  然而贤明的君主,也难有犯错误的时候。特别是自古以来,君主们对开疆裂土的的热衷。很显然,秦穆公就在这件事上,栽了一个大跟头。那么这是什么事?

  开疆裂土,惨遭失败

  在公元628年冬,秦国驻晋国的大夫杞子突然就派人回国。秘密地向秦穆公报告,完后秦穆公喜出望外,做出了一件决定。结果令一向支持秦穆公的蹇叔,坚决反对。那秦穆公为何高兴,蹇叔又为什么反对?

秦穆公为什么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秦穆公是怎么做到的

  开疆裂土

  原来,大夫杞子派人回国,对秦穆公说,郑国人信任自己 ,就把城北门的钥匙交给他。只要秦国派出一支军队,里应外合,一定可以占领郑国。作为君王的最高荣耀,莫过于,开疆裂土,角逐中原。于是就决定,派兵袭击郑国。

秦穆公为什么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秦穆公是怎么做到的

  蹇叔

  而蹇叔反对的原因无非就是担心,秦郑两国路途遥远,调动大军长途跋涉后,秦军必定精疲力尽,元气大伤。而这么长的时间,难免会走漏消息。郑国必定蓄势以待,必定会使得秦军大败。一旦兵败,不仅会让国内人民心中不满,其他诸侯国还会小看秦国,甚至趁火打劫。因此蹇叔极力反对秦穆公,结果毫无作用。

  那么结果,真如蹇叔所料吗?

  秦军大败,主将被擒

  次年二月,秦穆公派遣孟明视、西乞术、白乙丙三将攻打郑国。结果秦军到达滑国后,郑国人弦高贩牛途经滑国,看见了秦军的队伍,于是就悄咪咪款待秦军,一边连忙派人回国报信。

秦穆公为什么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秦穆公是怎么做到的

  秦军出征

  于是,当秦军到达郑国时,发现早有防范。孟明视就不想无功而返,就把滑国给灭了,也算小胜一场。然而令他们万万没想到的是,没被郑国打败,却被晋国偷袭了,那么晋国为何要偷袭秦国,又不是打它?

秦穆公为什么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秦穆公是怎么做到的

  晋囊公

  对于秦军攻打郑国的行为,晋囊公与谋士们都纷纷认为,这是对其中原霸主的挑衅,为了维护自己霸主的地位,于是就决定亲自出征,在殽山一代大败秦军,俘虏了孟明视、西乞术、白乙丙三人。这一下,秦军大败,秦穆公又如何应对的?

  勇于担当,君臣一心

  秦军大败的消息传回秦国,秦穆公立即就认识到了自己贪心过重,急于求成。所幸的是,秦穆公之女文嬴巧施展计策,劝晋囊公放回了孟明视三人,秦国才免于损失更加惨重。

  而这时,秦穆公若是死不认罪,顾及脸面,再给三军定罪的话,必定会使民众不服,再也没有一个将士愿意为他卖命,如此怎可稳坐江山?而秦穆公的做法,却刚刚相反,主动承担了责任。

秦穆公为什么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秦穆公是怎么做到的

  秦穆公

  亲自在郊外迎接三人,见面时放声大哭到,我不听蹇叔的话,使得三位受到如此侮辱,这都是我的罪过呀!秦穆公承担责任,感动群臣,三帅更是力图回报,浴雪国耻,从此整顿军队,严明纪律,为再次出征做准备!

  事之危也,圣人知之,独保其身,因化说事,通达计谋,以识细微

  在事情败坏的时候,要追寻事情败坏的最佳踪迹,认识错误,才能改正错误。秦穆公就是一个爱护下属,勇于承担,不再找替罪羊,遇到这样的领导是最好的!

  免责声明:以上内容源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,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。

泰缘降
春秋

西施是哪个朝代的人?西施是春秋末期越国人

  历史上著名美女西施是哪个朝代的人?西施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,是越国人。说到具体的那里人,西施是今浙江诸暨苎萝村人。西施,名夷光,又称西子。西施与王昭君、貂蝉、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,其中西施居...
春秋

春秋五霸: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谁?

    西周的灭亡让历史进入了东周,东周经周平王东迁后,周室渐渐衰落,首先平王的外祖父申侯引犬戎攻入京师,害死幽王,申侯拥立平王,使平王有弑父之嫌,因而使周天子在诸侯间的威望下降,...
春秋

春秋战国谁最聪明?是鬼谷子还是老子

  春秋战国经历近550年,春秋300年是奴隶社会瓦解,战国250年是封建社会兴起,550年间近550个国家兴亡,象孔子那么伟大的人物近百人,但是没有文字保存。   在中国思想史上,春秋战国无疑是一个...
春秋

中国的退休制度始于春秋战国时期

  “告老还乡”是古代一种退休制度。指古代官吏以年老多病为理由向皇帝请求辞去官职,回到家乡。这种制度始于我过的春秋时期形成于汉朝,发展在唐朝到了宋朝才开始慢慢的完善,经过几千年...
匿名

发表评论

匿名网友 填写信息

:?: :razz: :sad: :evil: :!: :smile: :oops: :grin: :eek: :shock: :???: :cool: :lol: :mad: :twisted: :roll: :wink: :idea: :arrow: :neutral: :cry: :mrgreen: